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

基本規則

開局準備

遊玩前自行準備多個可做為指示物用途的小道具(例如:骰子,硬幣,計數器等),作為”友力指示物”放在一旁備用。

雙方準備卡牌名稱不重複,且至少10張牌以上的牌所成的牌組。

從牌組中選擇一張牌當作”獸領”,將獸領以蓋牌的型式放在旁備用。

剩餘的牌洗混後放在旁形成牌庫,稱作”獸友”。

之後所有人從牌庫抽取5張手牌,隨後猜拳由勝利那方決定先攻或後守。

佈局階段

請參考下圖,場上分成三排戰場。

所有玩家依據自己所抽取的手牌,以蓋牌的型式放置獸友,每個戰鬥場最多只可放置一名獸友。

之後將獸領以蓋牌的形式擺在獸友的前方,且位於戰鬥場的最中央。

當雙方玩家結束佈局階段時,遊戲開始。

所有人翻開覆蓋的所有獸友(翻開的獸友無法觸發“出場時”的效果,且注意獸領不用翻開),並依照獸友的基礎友力給予相同數量的友力指示物,獸領則直接給予10點友力指示物,隨後先攻玩家跳過抽牌與召喚階段,直接進入移動階段。

佈局階段圖解

遊戲流程

一回合分為五個階段:

我方抽牌➡️我方召喚➡️敵方移動➡️我方戰鬥➡️敵方重置

  • 抽牌:我方從牌庫頂抽取一張牌。
  • 召喚:我方將獸友召喚至空的戰鬥場上。
  • 移動:敵方移動獸領至任意一排戰鬥場。
  • 戰鬥:我方選擇是否發動獸友或獸領的能力。
  • 重置:敵方將獸友與獸領重置。

之後雙方不斷輪替直到有一方獸領離場時,獸領在場的那方獲勝。

階段詳細介紹

抽牌

我方抽取牌庫頂的一張牌。

召喚

不論數量,我方可以打出多張獸友牌至空的戰鬥場上, 若獸友有「出場時」效果則立刻執行, 召喚時不可多張同時打出。

移動

敵方選擇是否移動獸領至任意一排戰鬥場。

戰鬥

我方自由選擇戰鬥場上的獸友與獸領是否動作, 每動作一次就立即執行,不可選擇多張獸友或獸領同時動作。

獸友和獸領的動作請參照下方「獸友」與「獸領」的名詞解釋。

當我方獸友或獸領都執行完動作或不想再執行動作時,戰鬥階段結束。

重置

敵方將所有橫置的牌立置,之後敵方抽牌階段開始。

獸友與獸領介紹

獸友

在獸領身後的即為獸友,每排戰鬥場只可出現一位獸友,當獸友到戰鬥場時立即放置該獸友相對應的友力指示物。

當獸友的友力指示物耗盡時,獸友立即離場,將卡牌移至棄牌區。

當我方獸友離場時,立即扣除我方獸領1點友力。


在我方戰鬥階段且獸友立置時可以執行動作,動作結束後則橫置,獸友可執行的動作有以下五種:

  1. 普通攻擊:攻擊1點友力傷害。
  2. 技法:依據獸友的戰鬥類型執行不同效果,若獸友有多項類型則擇一效果發動
    • 攻擊型:選擇一名敵方獸友造成1點友力傷害(注意,請遵循獸領守護規則)
    • 輔助型:我方抽取一張牌
    • 恢復型:選擇一名我方獸友恢復1點友力(包含自己,但不包含獸領)
    • 移動型:自身到棄牌區,並立即使手牌的一名獸友橫置上場(此舉不視為離場,且執行此技法時手牌至少要有1張)
    • 特殊型:以上四種動作執行其中一種
  3. 開啟主動技能:若獸友有主動技能時可選擇該動作並執行技能效果。
  4. 跳過:不執行動作,保持立置。
  5. 防禦:此動作僅能在非我方戰鬥階段時執行,當我方獸友即將受到傷害又或者我方即將受到直擊傷害時,可選擇立置的獸友是否阻擋該次傷害,並扣除相對應的友力,阻擋後橫置。
獸領

在獸友前方的牌即為獸領,在佈局階段時就需要先決定一張牌成為獸領,並蓋牌放置在場上,獸領僅有一位,一旦獸領離場時遊戲結束,獸領還在場上的那方獲勝,獸領可執行的動作與獸友相同但有階段之分,獸領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蓋牌階段:

擁有10點友力,且只能執行普通攻擊,跳過與防禦。

當獸領友力耗盡時保持當前狀態並立刻轉為第二階段(當所受到的攻擊傷害有溢傷時,則不計算剩餘傷害)


第二階段|揭露階段:

將牌翻開,若有出場效果則立刻執行,之後則依照此牌的基礎友力給予友力,並且之後可執行所有動作(移動型技法除外)


當第二階段友力耗盡時,獸領離場,遊戲結束。

獸領守護規則

不管獸領第一階段還是第二階段都需遵循獸領守護規則,獸領將守護其身後的獸友,當敵方要對有我方獸領的戰鬥場發動攻擊,且獸領處在立置狀態時,此攻擊只可指定獸領而不可攻擊獸領身後的獸友,此效果若獸領橫置時消失,且敵方可選擇攻擊獸領或其身後的獸友。

場地名詞介紹

牌庫

當牌庫沒牌時將棄牌區的牌回洗至牌庫。

棄牌區

獸友離場/使用移動型技法/使用支援技能後都是將卡牌直接放到此區。

戰鬥場

獸友或獸領在攻擊時,只能攻擊同排戰鬥場的敵方獸友或獸領,無法攻擊其他戰鬥場上的獸友或獸領(除非技能敘述有說可以,例如:攻擊型技法可攻擊敵方獸友任意一點友力,則攻擊目標可改為其他排的獸友)。

友力指示物

方便標記獸友與獸領友力數量用,獸友出場時或獸領揭露階段時均須立即擺放與基礎友力值相等的友力指示物,每名玩家建議備妥至少30點友力指示物,骰子則是9顆6面骰。

額外補充

直擊傷害

當戰鬥階段獸友或獸領攻擊時,對面無獸友或獸領時將觸發“直擊傷害”,直擊傷害將依照攻擊多少點友力來直接扣除獸領的友力。

移動規則

移動型的獸友擁有移動自身和其他獸友的能力,將[被移動的獸友]移動到[執行移動效果的獸友]原本的位置,將[執行移動效果的獸友]移動到[被移動的獸友]原本的位置,若移動時戰鬥場無獸友則直接移動即可。

驅逐

若卡牌上出現此詞條代表須將牌移至遊戲場外,並且不再出現在此對局中。

友力相關

獸友與獸領的友力無上限,獸領從蓋牌階段轉至揭露階段時視為致命傷,有致命傷相關敘述可觸發。

牌組組成規則

最少10張牌以上,且不可有相同名稱的牌,牌組卡牌數量無上限,但建議以牌組30張卡牌上下為主,若數量較多可嘗試五牌戰鬥場規則。

五牌戰鬥場

若牌組卡牌較多可選擇執行此規則,戰鬥場改為五排,基礎手牌抽取從5張改至7張,佈局階段所放至的獸領基礎友力先攻玩家維持不變,後守玩家則改為12點基礎友力,其餘規則保持不變。


卡牌資訊

卡牌資訊圖解1
  • [前綴與名稱]:代表此牌的名稱,同名卡牌在牌庫內不得重複
  • [基礎友力]:代表此牌的基礎友力,出場時擺放同等的友力指示物
  • [種族]:代表此牌的種族,通常種族與卡牌連動有關,種族最多可同時有3種。
  • [類型]:分為攻擊型/輔助型/恢復型/移動型/特殊型,依照技能能力給予種類,類型可能同時擁有5種。
  • [技能]
    • 寫法排序由上至下將會是 被動 / 支援 / 主動
    • 每個段落即為一個技能,可依照段落符號判斷觸發類型:

    • 被動~無表示:無須依靠動作橫置來觸發,在戰鬥場上即可常駐發動
    • 支援~X⭐:任何時間點可從手牌打出(可在敵方執行完動作後決定),執行效果後移至棄牌區(不視為離場),X為發動所需扣除獸領X友力
    • 主動~X❤️:我方戰鬥階段可用動作橫置來觸發,X為發動所需扣除自身X友力

    • 【由此括號】表示的名詞:可能代表【某種族】、【某戰鬥類型】或單張卡牌
    • [由此括號]表示的名詞:代表特殊名詞效果
    • 《由此括號》表示的名詞:代表階段,例如《戰鬥階段》前、《召喚階段》期間、獸領《蓋牌階段》發動
  • [敘述]:趣味文字,不影響卡牌能力
  • [備註]:此牌的創作者與社群平台名稱,簡寫規則如下:
    • FB: Facebook
    • PL: Plurk
    • TW: Twitch
    • X: X (Twitter)
  • [編號]:此卡牌的編號,同系列的卡牌將以相同英文字母為分類
卡牌資訊圖解2

規則QA


效果說明

效果說明